1.打印预览 2. 如纵向显示不全,请选择横向打印,并修改页边距。
 

一、技术参数
1.铸铁平台外型尺寸5米*4.5米(长宽),
2.平面精度3级(≤0.2mm),
3.平台平面粗糙度3.2um,
4.附带安装调试附件,
5.附带运输及现场安装调试。

二、方案设计技术要求
1.平台外形:设计检验平台外形尺寸为5000*4500*350mm(长*宽*高),
2.平台承重:满足检验平台承载强度要求
3.平台材质:检验平台铸件采用铸造制成(材质HT250),
4.平台主体结构:平台上表面壁厚70mm,四周侧围壁厚45mm,底部加强筋厚度25*220mm(厚*高),检验平台中间部位设计3个M30顶丝支撑,防止平台因时间长而变形,检验平台四周侧围设计地脚燕窝孔,方便穿入地脚螺栓将平台与地面固定与调平,
5.平台时效:检验平台铸件进行退火及震动时效处理,最大程度的去除内应力,
6.平台加工:平台表面数控龙门铣床加工,
7.安装附件:,
8.制作标准:GB/4986-85制作标准。

三、铸铁平台减震结构优化的方法
减震材料的选择与布置
采用橡胶、聚氨酯或复合材料作为减震垫层,布置在平台底部与地基之间。橡胶的弹性模量通常在5-50 MPa,可根据载荷频率选择不同硬度(邵氏硬度40-90)。聚氨酯耐磨性更优,适合高频振动环境。复合材料如金属-橡胶叠层结构可兼顾刚度和阻尼特性。

结构动力学设计
通过有限元分析(FEA)模拟平台模态,调整平台筋板布局以避开主要激振频率。铸铁平台的固有频率应设计为工作频率的1.5倍以上。例如,对于50 Hz的激振源,平台一阶固有频率需>75 Hz。优化筋板厚度(通常20-30mm)和间距(150-300mm)可提升刚度。
被动隔振器配置
使用弹簧-阻尼系统时,阻尼比ξ建议取0.2-0.4。刚度计算公式为:
k = (2πf_n)^2 × m
其中f_n为隔振系统固有频率,m为平台质量。当要求隔振效率>80%时,需满足f/f_n>√2(f为外界激振频率)。
主动减震技术应用
采用压电作动器或电磁作动器的主动控制系统,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反馈实时调整。PID控制算法参数需根据平台响应特性调整,典型比例增益K_p范围0.1-10,积分时间T_i取0.01-0.1s。主动系统可将振动衰减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安装基础处理
混凝土基础需满足抗压强度≥C25,厚度≥平台长度的1/10。基础与平台间设置隔振沟,深度≥500mm,填充泡沫聚乙烯等波阻抗材料。地脚螺栓预紧力控制在材料屈服强度的70%-80%,铸铁平台与基础接触面平面度≤0.1mm/m。